一、被动吸烟人士容易患上多种疾病
中国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838名60岁以上的非吸烟死者和763名仍在世的非吸烟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人员主要调查这些人士的被动吸烟情况、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被动吸烟的非吸烟人士,容易患多种疾病,经常相处的吸烟者越多,非吸烟人士患病的概率越大;与较少被动吸烟的人士相比,经常被动吸烟的非吸烟者患中风的概率增加了49%,患慢性肺病的概率增加了99%,患心脏病的概率增加了35%,患癌症的概率增加了27%。
二、吸烟者健康差效率低
美国华盛顿查尔斯瑞维联合公司(Charles River Associates)的研究人员对一家美国航空公司订票处的300名员工进行调查,被调查的员工可分为三组:A组100名员工目前是烟民,B组100名员工曾经吸烟但是已经戒烟,C组100名员工不吸烟。
查尔斯瑞维联合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A组吸烟者在3个月内平均请病假天数为4天,B组已经戒烟人士平均请病假天数为2.4天,C组从来没有吸烟的人士平均请病假天数为1。3天;不吸烟人士和已戒烟人士的平均请假天数低于吸烟人士,而且工作表现优于吸烟人士。
查尔斯瑞维联合公司的研究人员表示:吸烟者的身体健康较差,因而生产力较低;吸烟者戒烟后,身体状况明显改善,请假次数减少,生产力也有所提高。
三、被动吸烟或主动吸烟都容易导致肥胖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500对已婚人士的营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配偶不吸烟的人士相比,配偶吸烟的人士摄入更多脂肪,较少摄入维生素和纤维素,妻子吸烟的男性还会摄入更多酒精和胆固醇,配偶吸烟的人士因为多种因素而容易发胖。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吸烟人士对健康重视程度较低,因而容易出现饮食结构较差的情况;女性通常负责家庭饮食,如果女性吸烟,则全家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研究人员对2273名青少年的健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被调查青少年根据体重可以分为两组:A组,体重正常;B组,超重或肥胖。
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人员发现:A组中,经常主动吸烟的青少年患新陈代谢综合症的概率为9%,经常被动吸烟的青少年患新陈代谢综合症的概率为5%,很少处于吸烟环境的青少年患新陈代谢综合症的概率为1%;B组中,经常主动吸烟的青少年患新陈代谢综合症的概率为24%,经常被动吸烟的青少年患新陈代谢综合症的概率为20%,很少处于吸烟环境的青少年患新陈代谢综合症的概率为6%。
新陈代谢综合症和肥胖常常互为因果,形成一对恶性循环,新陈代谢综合症还会增加中风、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而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增加新陈代谢综合症的发病率。
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人员对21,828位45岁到79岁的居民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与从不吸烟人士或已戒烟人士相比,目前仍旧吸烟人士的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较高,即腹部脂肪明显较多;目前吸烟量越大,或者已戒烟者以往的吸烟量越大,则腰臀比越高;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腰臀比逐渐降低;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则在戒烟后恢复到正常腰臀比的时间也越长。
四、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损害皮肤,加速皮肤衰老
意大利罗马大学(University of Rome)的研究人员指出:香烟会造成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褶皱和老化,还会导致皮肤色斑、肿瘤;心血管系统和末梢循环系统对皮肤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香烟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和末梢循环系统,从而损害皮肤。
美国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员对82名22岁到91岁的女性进行研究,这些女性有吸烟者也有不吸烟者,研究人员对这些人右边胳膊内侧的皮肤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可以排除阳光对皮肤的影响因素。
密西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吸烟会破坏身体各部位皮肤的健康,没有受到太阳直射的皮肤都会受到这种影响;吸烟会使面部皮肤产生更多皱纹,使面色发黄,而且这种破坏涉及全身皮肤,一个人的吸烟量越多,烟龄越大,这个人皮肤损伤的状况越严重,中老年吸烟者的皱纹明显比同龄不吸烟者要多。
日本POLA化妆品公司的研究人员对30万名20岁到70岁的女性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在20岁左右,吸烟女性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与不吸烟女性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在这以后的所有年龄段,吸烟女性的黑色素含量比不吸烟女性高出10%到20%,相当于吸烟女性的皮肤比不吸烟女性要衰老5岁;如果吸烟女性经常照射阳光或紫外线,这类女性会比与不受紫外线照射也不吸烟女性的皮肤年龄衰老10岁以上。
POLA化妆品公司的的研究人员表示:皮肤中的黑色素会导致皮肤产生斑点和失去光泽,一般来讲,年龄越大,黑色素也越多。
五、吸烟会加重银屑病症状
意大利IRCCS研究所(Istituto di Ricovero e Cura a Carattere Scientifico,IRCCS,意大利语)的研究人员对818名银屑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与每天吸烟10支或10支以下的银屑病患者相比,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银屑病患者的银屑病严重程度是前者的2倍;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银屑病症状越严重。
美国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调查了557名银屑病患者,研究人员发现:37%的银屑病患者吸烟,而在其他患者人群中,这一比例相对较低;吸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银屑病症状加重。
六、经常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可能导致牙周疾病和牙齿脱落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的研究人员对13,798名20岁到90岁的美国成人的健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经常被动吸烟的人患牙周病的机率是一般人的 1。5到2倍,牙龈流血的机率是一般人的1.5到2.5倍。
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直接损害牙周组织,或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烟民的牙周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非烟民,远离香烟有助于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
日本福冈齿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对6805人进行调查,研究人员主要了解了被调查者的牙齿数量和牙周健康状况。一个健康的成年人的牙齿数量一般为28颗到32颗。
福冈齿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20到39岁不吸烟男性的平均牙齿数量为27.4颗,而吸烟者为27.1颗;60岁以上的不吸烟男性的平均牙齿数量为18.5颗,而吸烟者为14.1颗;缺牙数量1颗以上的人数比例,20到39岁男性不吸烟者为22%,男性吸烟者为39%,女性不吸烟者为29%,女性吸烟者为43%;40岁以上牙齿数不足19颗的人群中,吸烟者占多数,而且吸烟时间越长,缺牙状况越严重;40岁以上患牙周疾病的比例,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1.4倍。
烟草中的有毒物质会损害牙周组织,同时,吸烟人群容易忽视健康,对口腔健康缺乏维护,两方面因素导致牙周疾病和掉牙。
七、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容易导致龋齿
日本东海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近千组母子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吸烟母亲的龋齿明显多于非吸烟母亲,母亲吸烟的孩子有一颗以上龋齿的孩子的比例为40。5%,非吸烟母亲的孩子有一颗以上龋齿的孩子的比例为23。8%。
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荷兰语)的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吸烟的3岁儿童中,有10%的儿童患龋齿,而父母不吸烟的3岁儿童中,仅有5%的儿童患龋齿;父母吸烟的5岁儿童中,有42%的儿童患龋齿,而父母不吸烟的5岁儿童中,只有25%的儿童患龋齿。
天主教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父母吸烟可能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吸烟的父母与孩子接触,可能把有害的微生物传染给孩子,从而导致儿童龋齿。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3531名4岁到11岁的孩子进行调查,研究人员主要对这些儿童的龋齿状况和体内可丁尼的水平进行检查,可丁尼是烟草中的有毒物质在体内转化而成的。
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很少被动吸烟的儿童相比,经常被动吸烟的儿童患龋齿的概率增加了1倍以上。
八、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阻碍伤口或骨骼愈合
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35只小鼠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些老鼠被人为造成骨折,实验组老鼠每周6天处于香烟烟雾环境中,持续一个月。研究人员发现: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延缓骨折的愈合,还会延缓小鼠成熟软骨细胞的形成。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烟草中的许多有毒物质会影响骨折和韧带损伤后的修复;吸烟者髋骨骨折的发病率较高,骨折愈合困难,易发生骨感染,吸烟还会影响软组织损伤的愈合。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指出:吸烟会对微循环产生慢性危害,降低血管的收缩性,减缓血流,延缓氧气输送,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伤口感染机会,从而导致伤口愈合变慢。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研究人员对120名预定做臀部及膝部复位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都有吸烟习惯,患者被分为两组,A组在手术前6到8周开始戒烟,B组不戒烟,作为对比。
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A组戒烟组的手术后康复状况明显好于B组;A组戒烟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比例为18%,B组吸烟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比例为52%;A组戒烟组出现创口愈合有关的并发症的人数比例为5%,B组吸烟组出现创口愈合有关的并发症的人数比例为31%;A组戒烟组接受第二次手术的人数比例为4%,B组对照组接受第二次手术的人数比例为15%,而且A组戒烟组要比B组吸烟组平均提前两天出院。
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被动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改变细胞骨架的结构,减少细胞的活动性,从而降低伤口愈合的速度,延长康复过程,使伤口容易出现较大疤痕。
九、女性吸烟会使更年期提前
挪威奥斯陆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slo)的研究人员对2123名女性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与没有吸烟的女性相比,吸烟女性45岁之前提前开始更年期的概率增加了59%,也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和心脏病等更年期疾病;与没有吸烟的女性相比,吸烟量较大的女性提早进入更年期的概率增加了2倍;远离香烟可以避免提早进入更年期。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的布里格姆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对10,606名中年妇女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的女性,更年期越可能提前。
十、吸烟容易导致腰痛
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将每天吸20支香烟的人的血液中所含的尼古丁,注射入兔子体内,连续注射4周至12周,然后对兔子进行解剖。研究人员发现:注射尼古丁时间愈长的兔子,椎间盘弹性愈差。
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烟草会使血管收缩,造成血液不畅,骨胶原受破坏,导致椎间盘失去弹性,容易破碎,破碎的椎间盘会刺激脊椎周边神经,导致腰痛。
芬兰奥卢大学(The University of Oulu)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对青少年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吸烟的女孩,持续腰痛的概率明显较高,而且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腰痛症状越明显。
十一、经常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容易导致脱发
中国台湾亚东纪念医院的研究人员对740名40岁到91岁的中老年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出现中度或严重脱发的概率明显较高。
亚东纪念医院的研究人员指出:吸烟可能破坏毛囊,损害毛细血管,破坏正常的头皮血液循环,从而导致脱发;吸烟还可能提高激素水平,激素水平越高,越容易导致脱发。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noa)的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试验研究,这些老鼠持续3个月处于香烟烟雾中,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老鼠出现脱毛,或者毛的颜色变成灰白,老鼠的表皮出现萎缩,皮下脂肪厚度减少,毛囊被破坏。
不论是否开始脱发,都应该尽量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以防止脱发的发生和恶化。
十二、长期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增加失明的概率
吸烟会增加老年视网膜黄斑病变的发病率,老年视网膜黄斑病变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吸烟可导致老年时失明。
美国哈佛大学附属的马萨诸塞州眼科及耳科医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的研究人员对681名男性的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其中222人患有中期或晚期老年黄斑病变,其余的459人没有任何患老年黄斑病变的迹象。
马萨诸塞州眼科及耳科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吸烟的人相比,曾经吸烟但已戒烟的人士患老年黄斑病的概率是不吸烟人士的1。7倍;仍在吸烟的人患老年黄斑病变的概率是不吸烟人士的1。9倍;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不吸烟并保持适宜的体重能帮助人们远离老年黄斑病变。
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人员对435名患老年黄斑性病变的人和280名正常人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个人40年每天抽烟20支以上,那么他患老年黄斑病变的概率会增加3倍;如果一个人和一个烟民生活5年以上,那么他患老年黄斑性病变的概率会增加2倍;如果一个人戒烟20年以上,那么他患老年黄斑性病变的概率和不吸烟的人一样。
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历时17年对21,454名美国男医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与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患白内障的概率减少了23%,需要做白内障摘除术的概率减少了28%;但是,戒烟的人患白内障的概率仍然比不吸烟人士高很多。
十三、吸烟会损害记忆力
英国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的研究人员对5362名中老年吸烟人士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吸烟人士相比,吸烟人士的记忆能力明显较低,每天至少吸20支烟的人记忆力最差。
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香烟所含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脑细胞,阻碍新脑细胞的生长,从而降低人的智力和记忆力;吸烟还会导致血压升高,使动脉硬化恶化,使脑血管狭窄,从而减少大脑的血流量,使大脑的正常功能无法正常运作。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763人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一星期吸烟15根以上的烟民,出现记忆方面问题的概率,要比非吸烟者高出22%,比一星期吸烟1至4根的人高出大约12%,可见,吸烟量越大,记忆力越差。
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aris-Sud 11)的研究人员对10,308名35岁至55岁的中年人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在记忆、词汇和口语测试上,烟民表现往往比不吸烟者差。
十四、被动吸烟会削弱青少年儿童的学习能力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4399名6岁到16岁之间的青少年儿童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尼古丁进入孩子体内会分解产生化学物质“可丁尼”,血液中“可丁尼”的含量较高的青少年在阅读、数学以及逻辑推理方面的成绩就会相应较低,“可丁尼”含量越高,成绩越差;烟草中的有毒物质会损害大脑健康,吸入含有香烟烟雾的空气也会减少孩子的吸氧量,缺少氧气可能影响大脑的良好运转。
美国坦普尔大学(Templ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6380名妇女和儿童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经常被动吸烟的学生通过标准化考试的几率比其他同学要低30%。
坦普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被动吸烟不仅损害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家长应该减少子女被动吸烟的机会。
美国圣迭戈大学(University of San Diego)的研究人员历时1年对49个家庭进行了检测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在附近吸烟的婴儿体内的可丁尼水平比那些父母不吸烟的婴儿高50倍;与不吸烟人士的子女相比,吸烟时跑到室外的吸烟者的孩子体内含有的尼古丁含量是前者的7倍。
不少吸烟的家长极力想降低香烟对孩子造成危害,但是烟草的危害会逐步积累,时间一长,仍然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为了孩子的健康、学习和成就考虑,家长应尽可能戒烟;如果无法戒烟,吸烟时除了避开孩子外,吸烟后也尽量洗澡刷牙后再与孩子接触,以将烟草对孩子的危害降到最低。
十五、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
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Finnish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Health)的研究人员历时30个月对1444名成人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期间,有521人有哮喘症状,其余923人则没有哮喘症状。
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原来抽烟但已经戒烟的人患哮喘的机率要比那些从来不抽烟的人高出49%,抽烟量越大,患哮喘的机率越高;吸烟女性,患哮喘的概率会增加138%。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吸烟的孩子患哮喘的风险要大于父母不吸烟的孩子;如果一个母亲每天吸烟超过10支,她的孩子患哮喘的风险要比不吸烟母亲的孩子高2。5倍;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动吸烟,他患哮喘的几率要比其他孩子高63%。
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609名4年级和7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有255人患了慢性哮喘,其中213人在上学期间经常吸烟或经常被动吸烟;在青春期开始吸烟或经常被动吸烟的人,患哮喘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
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孕妇抽烟,该孕妇未来所生的孩子患哮喘的可能性是不吸烟女性孩子的1。5倍;如果妈妈和外祖母在怀孕期间都吸烟,这个风险将会是一般人的2。6倍。
十六、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的研究人员历时15年对10,977名男性和女性进行跟踪调查,被调查对象全部都是同性双胞胎之一,他们的基因、成长的家庭环境都很相近,研究人员调查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可以较好的排除干扰因素。
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会使人们更容易患上抑郁症,长期吸烟者表现出更多的情绪低落,对各种事物缺乏兴趣;戒烟不久的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比从来不吸烟者要高,只要长期保持不吸烟,心理健康水平也能够恢复正常。
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吸烟者的抗抑郁能力较差,一旦吸烟者患上了抑郁症,治疗较为困难;吸烟者上瘾和海洛因或吗啡上瘾类似,戒除的早期阶段非常艰难。
中国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56,167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人员主要调查这些老年人是否出现抑郁症状。
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从不吸烟的老年男性相比,经常吸烟的老年男性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增加了62%;与从不吸烟的老年女性相比,经常吸烟的老年女性出现抑郁症状的概率增加了43%;如果老年人戒烟,就能够降低抑郁症发病危险。
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影响神经正常运作,导致情绪失调,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也更可能靠吸烟来缓解抑郁情绪。
吸烟可能引发较多抑郁症状,而抑郁症状较多的人更容易染上烟瘾,或者增加吸烟量;吸烟越多,抑郁症状越严重,抑郁症越严重又会增加吸烟量,并且难以戒烟,吸烟和抑郁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会极大的损害健康。
十七、经常吸烟会增加自杀企图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历时4年对3021名14岁到24岁的年轻人进行跟踪调查,其中2548例为有效的调查结果。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非烟民中有过自杀念头的比例为15%,偶尔吸烟者有自杀念头的比例为20%左右,经常吸烟的人有自杀念头的人的比例为30%;非烟民曾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比例为0.6%,偶尔吸烟者曾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比例为1.6%,经常吸烟的人曾试图结束自己生命的比例为6.4%。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在4年的跟踪调查中,没有发生自杀事件,所以报告结论指的只是自杀企图。
日本东京国立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历时10年对45,209名40岁至69岁的男性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期间,共有173人自杀。
日本东京国立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吸烟人士相比,每年吸烟60包以上的人士自杀的概率是前者的2倍以上;吸烟越多,自杀的概率越高。
十八、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增加中风概率
美国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83,533名男性和86,336名女性进行跟踪调查,被调查者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上,平均被随访时间为8。3年。在调查期间,有6780人中风,其中3979人死亡。
杜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排除了年龄和血压等因素之后,吸烟造成了14.2%的男性中风病例和7.1%的男性中风死亡病例,以及3.1%的女性中风病例和2.4%的女性中风死亡病例;吸烟时间越长,吸烟越多,发生中风的几率越大。
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历时10多年对16,225名50岁以上从未中风的人士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伴侣是烟民,但是自己从不吸烟的人中风的概率,会比伴侣从不吸烟的人高42%;伴侣仍抽烟而且本身曾经是烟民的人中风的概率,会比伴侣从不吸烟的人高72%;可见,被动吸烟会增加中风概率。
十九、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病率
挪威利勒哈默尔市的英兰德特医院联盟(Innlandet Hospital Trust in Lillehammer, Norway)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784名第一次患心脏病的病人的调查数据。
英兰德特医院联盟的研究人员发现:吸烟女性第一次患心脏病的平均年龄为66岁,而不吸烟女性第一次患心脏病的平均年龄为81岁,如果考虑糖尿病、高血压等影响因素,这一差距为14年;吸烟男性第一次患心脏病的平均年龄为64岁,而不吸烟男性第一次患心脏病的平均年龄为72岁,如果考虑糖尿病、高血压等影响因素,这一差距为6年。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普韦布洛县在酒吧、餐馆等公共场所实施禁烟,研究人员发现:在实施禁烟以前的18个月里,共有399名病人因心脏病发作被送进医院,而实施禁烟后18个月里,只有291人因心脏病发作入院,心脏病发病率在18个月中降低了27%;在邻近一个没有实施禁烟的县,心脏病发作的病例数量在同一时期内没有明显变化。
希腊雅典哈罗科比安大学(Harokopia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847名心脏病患者和1078名非心脏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在心脏病患者中,86%的人每天被动吸烟的时间超过30分钟;而在非心脏病患者中,只有56%的人经常被动吸烟;从不吸烟的人中经常被动吸烟发生急性心脏病的概率会增加47%,急性心脏病的发病危险随着被动吸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二十、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
美国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历时15年对4572人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吸烟者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概率为22%,经常被动吸烟的人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概率为17%,成功戒烟人士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概率为14%,从不吸烟而且很少被动吸烟的人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概率为12%,可见,接触香烟越多,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概率越高。
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人的身体出现了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情况,那么体内的血糖水平会随之提高,会增加糖尿病发病率,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可能导致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情况。
日本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历时5年对1266名35岁至59岁的男性进行跟踪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吸烟男性相比,每天吸烟在20支以下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增加了88%,每天吸烟20支到30支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3倍,每天吸烟超过30支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4倍。
瑞士洛桑大学(University of Lausanne)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5份医学报告,这些报告涉及的调查人数达120万。研究人员发现:与从不吸烟人士相比,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增加了61%;戒烟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发病率,但是戒烟人士患糖尿病的概率仍然比从不吸烟人士增加了23%。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的研究人员对4589名孕妇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吸烟孕妇发展为妊娠型糖尿病的概率为4。4%,怀孕期间戒烟的妇女发展为妊娠型糖尿病的概率为2。5%,怀孕前戒烟的妇女发展为妊娠型糖尿病的概率为1。9%,从未吸烟的孕妇发展为妊娠型糖尿病的概率为1.8%,远离香烟有助于降低孕妇发展为妊娠型糖尿病的概率。
二十一、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增加癌症发病率
美国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的研究人员历时5年对内华达州150名赌场工作人员进行跟踪调查,这150名工作人员从未吸烟,家中也没有吸烟环境,这样可以更好的判断工作环境中被动吸烟可能造成的影响。
内华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工作场所被动吸烟使得赌场工作人员的大量基因受损,这些基因受损程度不断加大就会发生突变,进而引发癌症。
内华达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人们吸入的二手烟越多,受损的基因也越多,心脏病和癌症的患病率越高;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经常处于二手烟环境中,基因受损的危险也比常人高许多。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老鼠体内移植了肺癌细胞,再将它们分别放在香烟烟雾和新鲜空气的环境中观察17天。研究人员发现:老鼠在烟雾环境中生成的肿瘤是新鲜空气环境中的5倍。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在被动吸烟环境中,老鼠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比正常环境中的老鼠高出两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刺激新生血管生成,进而使肿瘤生长的速度加快。
二十二、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研究人员对22项有关被动吸烟的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经常处于无烟区的非吸烟者相比,经常被动吸烟的非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增加了24%,在被动吸烟环境中工作30年以上的非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增加了50%。
日本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历时14年对28,414名40岁至69岁的不吸烟女性进行追踪调查,被调查妇女中大约有一半人经常处于丈夫吸烟的环境中,调查期间有109名妇女患肺癌。
日本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丈夫不吸烟的女性相比,丈夫吸烟的妻子患肺腺癌的概率比前者增加了34%,而且丈夫吸烟越多,妻子得肺腺癌的概率越高;如果经常处于二手烟的工作环境中,不吸烟妇女患肺癌的概率会增加32%。
二十三、吸烟会增加肝癌的发病率
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Walter Reed Arm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对168名31岁到59岁的原发性肝癌男性患者和1910名无肝癌的男性进行对照分析。
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吸烟人士相比,曾经吸烟但已经戒烟人士患肝癌的的概率增加了49%,目前仍旧吸烟的人士患肝癌的的概率增加了85%;烟龄越长,患肝癌的概率越高;每天吸烟的数量越多,患肝癌的概率越高。
韩国延世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3807名30岁以上的韩国肝癌死亡者。研究人员发现:因吸烟导致肝癌死亡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5.1%。
二十四、吸烟会增加头颈癌的发病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研究人员历时5年对476,211名50岁到71岁的中老年人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期间有584名男性和175名女性被诊断患了头颈癌。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吸烟会增加喉癌、鼻癌、口腔癌和咽癌等头部和颈部癌症的风险,与吸烟人群相比,戒烟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有明显下降;女性中75%的头颈癌病例都与吸烟有关,而男性中45%的头颈癌病例与吸烟有关。
二十五、吸烟会增加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人体的大肠,根据位置特点可以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
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研究人员对157名平均55岁的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吸烟者每多吸1年的香烟,患结肠癌的概率就会增加4%,结肠癌患者中,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有更多、更大的肿瘤。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146,877名50岁至79岁的妇女进行调查,有1242人患上了结直肠癌。研究人员发现:吸烟妇女发展成直肠癌的危险是从不吸烟妇女的近2倍;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结直肠癌的危险越高。
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39,299名成年人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期间,有208名男性和141名女性死于结直肠癌,研究人员发现:每日吸烟超过20支,调查之初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死于结直肠癌的危险比不吸烟患者增加一倍。
二十六、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增加膀胱癌的发病率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43项有关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戒烟时间10年以上的人相比,戒烟时间小于10年的人患膀胱癌的概率提高了23%;与从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时间超过20年的人患膀胱癌的概率要高出2倍到3倍;20岁之前就开始吸烟的人比稍后开始吸烟的人更容易得上膀胱癌,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多的人患膀胱癌的概率越高。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烟草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中,经过肾脏过滤,然后进入膀胱,有毒化学物质在膀胱内会破坏细胞,从而增加膀胱癌的发病率。
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的研究人员对429,906人进行调查,调查期间,有633人患了膀胱癌。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很少被动吸烟的人相比,在儿童期经常被动吸烟的人患膀胱癌的概率会增加40%;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患膀胱癌的概率越高;吸烟者患膀胱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如果每天吸5支烟,患膀胱癌的概率就会增加18%;每推迟5年开始吸烟,患膀胱癌的概率就会降低19%;如果吸烟时间每增加5年,患膀胱癌的概率就会增加14%;戒烟有助于降低膀胱癌的发病率。
二十七、吸烟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
加拿大魁北克省“健康加拿大”组织(Health Canada)的研究人员对1431名乳腺癌女患者和1502名健康妇女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月经初潮后最初5年内开始吸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比不吸烟女性高69%。
“健康加拿大”组织的研究人员认为:乳腺细胞在女性青春期时处于较旺盛的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乳腺细胞对烟草中的致癌物质最为敏感,极易受到影响。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人员对1982名65岁至79岁的老年妇女进行研究。
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目前吸烟或者曾经长时间吸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女性高30%以上,仍在吸烟的女性比已经戒烟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大。
美国加州卫生署的研究人员历时5年对16,544名女性进行调查,调查期间共有2005人被诊断为侵犯性乳腺癌。研究人员发现:吸烟女性的乳液中含有多种有毒的烟草成分,目前正在吸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比不吸烟的女性高出30%;吸烟的时间越长,吸烟的量越多,患乳腺癌的几率就越大。
二十八、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增加痴呆症的发病率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历时7年对6868名5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期间,有706名老年人患上了各种类型的痴呆症。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痴呆症的概率增加了50%左右;吸烟会增加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的风险,从而引发痴呆症。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研究人员历时6年对两组人进行调查,A组是没有心血管疾病、没有痴呆症的不吸烟者,共985人;B组是长期被动吸烟的人,共495人。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很少被动吸烟的人相比,长期被动吸烟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增加了30%以上,长期被动吸烟而且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增加了1倍;被动吸烟可能导致动脉硬化,而动脉硬化会增加痴呆症的概率。
二十九、吸烟会减少寿命
日本滋贺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历时20年对9625名30岁或30岁以上的人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发现:男性烟民40岁时的平均剩余寿命比不吸烟的男性短3。5年,他们在40岁时,平均剩余寿命为38。6年,调查开始前戒烟的794名男性,平均剩余寿命为40。4年,而777名不吸烟的男性平均剩余寿命为42。1年;烟瘾越大,寿命越短,与每天吸烟低于20支的男性相比,每天吸烟40支以上的男性寿命平均缩短0。9年;与不吸烟的女性相比,吸烟女性的平均寿命也减少2。2年;吸烟会导致癌症、中风、心脏病等疾病,进而缩短寿命。
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St Thomas'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对1122名18岁至76岁之间的女性进行调查,研究人员测量了这些妇女白细胞中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在我们的一生中,端粒会随细胞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端粒加速缩短表明人体加速衰老。
圣托马斯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抽烟与肥胖会加速端粒缩短,人体衰老速度加快;肥胖让人减寿约8。8年,每天抽烟20支以上,持续40年会让人减寿7年以上,而肥胖吸烟者平均要比瘦的不吸烟者要衰老至少10年。
肥胖与抽烟可能减少细胞得到的氧气,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也会损害细胞,多种因素使端粒受损。
三十、吸烟女性口服避孕药可能导致死亡
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的研究人员历时30年对17,032名25岁到39岁的妇女进行跟踪调查,调查期间,有889名妇女去世。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从没有服用过避孕药的女性相比,经常服用避孕药的女性的死亡率没有增加,但是,服用避孕药并且少量吸烟会使妇女的死亡概率增加24%,服用避孕药并且每天吸烟15支以上的女性,其死亡率增加了1。14倍。
美国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历时14年对627名出现心肌梗塞但幸存的妇女进行调查,并以2900名非心脏病原因而住院的妇女作为对比。
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从不服用避孕药的妇女相比,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出现心肌梗塞的概率基本一致,但是每天吸烟25支并且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出现心肌梗塞的概率会上升32倍,心肌梗塞可能导致死亡。
吸烟会使血管硬化,避孕药会增加血液粘度,促使血块形成,堵塞血管,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十一、吸烟会严重损害性功能,会导致不孕或不育
英国医学会(The 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人员指出:香烟已经造成1200名英国女性患上了子宫颈癌,5000名妇女流产,12万名英国男性出现阳萎;香烟的有毒物质会损害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导致男性吸烟者出现阳萎。
香烟中含有的有害化学物质会妨碍妇女雌性激素的分泌,并可能导致卵细胞产生不良变异,可能导致女性不孕。
美国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7684名35岁到74岁的没有血管疾病史的男性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男性吸烟数量越多,越容易出现勃起障碍,约有22。7%的男性勃起障碍与吸烟有关;勃起障碍会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戒烟有助于减少勃起障碍。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维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吸烟的高血压男子患阳痿的可能性比不吸烟的人高26倍;如果这些高血压患者完全戒烟,那么他们患阳痿的可能性将降低一半。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铅等大量的有害物质,会损伤睾丸功能,损害遗传物质,导致精液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正常生育,甚至影响胎儿的身心健康。
三十二、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都会降低试管婴儿孕育的成功率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对225名接受试管婴儿手术的妇女进行调查,其中有39位妇女抽烟,有40位妇女经常被动吸烟,其余146位妇女没有受到烟草危害。
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妇女的怀孕率为20%,而没有受到烟草危害的妇女的怀孕率为48%;烟草会降低卵子的受孕率和精子的成活率,而且试管婴儿胚胎在吸烟或被动吸烟母亲子宫内的着床和生长会受到阻碍。
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University of Valencia)的研究人员分别对两组进行人工受孕的女性受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对比,其中一组是44名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女性,另一组是741名不吸烟或者每日吸烟不超过10支的女性。
巴伦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不抽烟或者抽烟较少的女性受孕成功率在52。2%,而经常大量吸烟的女性受孕成功率仅为34。1%;女性抽烟会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从而降低怀孕几率;烟产生的烟雾会给卵子功能带来负面影响并且危害到子宫的接受能力。
荷兰奈梅亨大学(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8500名采用试管婴儿技术的妇女的资料进行分析,这些妇女的年龄介于20岁到45岁,其中40%的妇女是烟民,其中7%的妇女超重或肥胖。
奈梅亨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不吸烟妇女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成功率为20。7%,吸烟妇女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成功率仅为13。4%;不吸烟妇女的流产率为16。4%,吸烟妇女的流产率为21。4%;超重或肥胖会使妇女的受孕成功率降低30%。
奈梅亨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香烟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子宫内膜产生毒害作用,或者可能使包裹卵子的透明带变得难以突破,不利于精子与卵子结合;通过戒烟和控制体重等手段可以提高生育几率。
三十三、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会损害胎儿未来的生殖能力
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历时6个月收集了316名男性的精子和血液样本,并对265名被测试男子的母亲进行调查。
奥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母亲在孕期每天至少抽10根烟的男性,其精子密度比其他母亲在孕期不抽烟的男性低48%,与精子生成有关的抑制素水平下降;母亲在孕期每天抽烟少于10根的男性身上没有出现精子密度异常的状况;烟草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胚胎细胞,使胎儿日后的精子生成数量减少。
三十四、孕妇吸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行为异常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研究人员对93名婴儿进行了研究,其中44名婴儿的母亲曾在孕期吸烟,研究人员发现:与出生前母亲不吸烟的同岁婴儿相比,母亲在孕期经常吸烟的婴儿更容易出现行为异常问题,他们表现得更固执、好斗、难以沟通,较难和他人相处。
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y)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对170名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儿童和3800名同年龄未患此症的儿童进行了对比。研究人员发现: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的母亲中,有59%的母亲吸烟;吸烟孕妇所生儿童患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概率增加了2倍。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冲动、过于活跃、焦虑、行为障碍、坐立不安、健忘、动作不协调等;多巴胺有助于大脑发育,孕妇吸烟会使胎儿处于有毒化学物质环境中,可能改变大脑中多巴胺的受体,从而使大脑发育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两组青少年的大脑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而且自己吸烟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听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研究人员表示:胎儿或青春期孩子的大脑容易受到香烟有毒物质的侵害,因而容易出现听力或行为障碍。
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研究人员对180位患有抽搐疾病的人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孕妇吸烟可能会增加孩子日后出现抽搐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孩子患强迫症的概率。
孕妇吸烟会减少氧气吸入,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也会损害胎儿大脑发育,从而增加胎儿出生后患多发性抽动症的概率。
三十五、孕妇吸烟易导致孩子出现畸形或体重过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研究人员对680万例出生记录进行分析,吸烟孕妇所生的孩子,其中有5171名儿童出现手指或脚趾畸形。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吸烟的孕妇相比,孕妇每天吸烟10根以下,婴儿出现手指或脚趾畸形的概率增加了29%;与不吸烟的孕妇相比,孕妇每天吸烟10根到20根以下,婴儿出现手指或脚趾畸形的概率增加了38%;与不吸烟的孕妇相比,孕妇每天吸烟20根以上,婴儿出现手指或脚趾畸形的概率增加了78%;孕妇吸烟越多,孩子出现手指或脚趾畸形的概率就越大。
日本山梨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242名妇女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人员还了解了这些妇女所生孩子的身体状况。研究人员发现:吸烟孕妇所生孩子出现体重过轻的概率明显较高。
吸烟可能导致孕妇供给胎儿的氧气和营养减少,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体重过轻的孩子可能出现许多健康问题。
三十六、少量吸烟也会严重危害健康
挪威国家公共卫生研究院(Norwegian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人员历时32年对23,521名男性和19,201名女性进行调查,被调查者的年龄介于35岁到49岁。
挪威国家公共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指出:每天吸烟1到4支的人因各种疾病死亡的概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人士;少量吸烟的男性死于肺癌的概率比从不吸烟的男性高出大约3倍;少量吸烟的女性死于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的女性高出5倍左右。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研究人员历时22年对6505名女性和5644名男性进行了跟踪研究,调查期间,有476名女性和872名男性发生了心肌梗死,有2305名女性和2883名男性死亡。
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没有吸烟的女性相比,每天吸烟3到5支的女性发生心肌梗塞的概率增加了2。14倍,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概率增加了1。86倍;与没有吸烟的男性相比,每天吸烟6到9支的男性,发生心肌梗塞的概率增加了2。10倍,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概率增加了1。76倍;即使没有将烟雾吸入肺中,发生心肌梗塞的概率也会增加。
三十七、吸淡型香烟或低焦油香烟同样损害健康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50年中,美国卷烟的设计和制造不断完善,使卷烟的焦油生成量减少了60%以上,但是烟草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并没有减轻;烟民吸淡型香烟或低焦油香烟时,可能增加吸烟量获得满足,烟民吸入的有害物质仍然较多,烟草的危害因而没有降低。
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淡型香烟含有较多的薄荷醇,吸烟者容易吸入更多烟气,或者让烟气在口中停留更长时间,结果吸入更多有毒物质,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淡型香烟低危害”的误导加大用量,最终无法降低烟草的危害。
三十八、经常吸食无烟烟草制品也会导致多种疾病
无烟烟草制品包括嚼烟和鼻烟等,作为一种烟草替代品,但是,仍有较高的致癌风险。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历时12年对135,036名建筑工人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发现:与从不吸食烟草的人士相比,长期吸食无烟烟草制品的人士,患心血管疾病、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概率较高。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署(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对全球的11份研究报告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抽香烟的人相比,使用嚼烟和鼻烟的人患食道癌和胰腺癌的概率增加了60%,患口腔癌的概率增加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