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指出,压抑绝不是职场人上班时应有的工作状况,而沉默也不是下班后我们放松的最佳选择,我们应寻找更好、更愉快地疏导情绪、减轻压力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将更有利于我们的家庭关系,更有利于我们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工作中的压力。
编制按:早晨勇敢的爬出被窝,喝一杯水,看看外面的天气,想想上班路上的时间安排,开始洗漱,大脑也许一片空白,也许充满了天马行空,但总有一个声音再说:明天是周末多好啊!工作中,被大大小小的会议牵住了自己,自己工作的内容却差的十万八千里,会议不能不参加,工作内容是绩效的考核主要内容,难道晚上要加班,可家的吸引力那么大。于是你在工作中奔跑着,脑子一刻不得停歇。下班的时间到了,你似乎没有力气往车站走了,想想拥挤的人群,想想距离家还那么远,无力呀,像僵尸一样,随着人潮流动,可人的本能就是那么强大,你依旧能站在那几乎没有缝隙的地铁上,其实那些人和自己一样,累但仍要奔跑,想笑却无力,想谦谦有礼可奈何归心似箭。回到家中,被折磨得连笑都那么牵强,于是对自己说,他们是家人,不需要强迫自己,歇歇就好,于是你沉默,可有双眼睛一直关注着你,因为她想和你说说话,也想去解开你眉头的深锁。我们知道你很苦,就像我们一样,但可以给我一个微笑吗?告诉我你其实只是累了……
“下班沉默症”这个词近来让职场人普遍共鸣。白天上班时侃侃而谈,下班回到家沉默寡言;聚会应酬时满面春风,面对亲友时却冷漠木然。很多人对号入座,都觉得这种“下班沉默症”正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且很多人都感觉这种下班后的冷漠、沉默和疲惫状态已影响了自己与家人、朋友、周围人的关系,影响着自己的生活。
对此心理专家指出,压抑绝不是职场人上班时应有的工作状况,而沉默也不是下班后我们放松的最佳选择,我们应寻找更好、更愉快地疏导情绪、减轻压力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将更有利于我们的家庭关系,更有利于我们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去面对工作中的压力。
下班后的沉默会让坏情绪恶性循环
为什么这么多的职场人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现在很多人都被”做大、做强“的口号推动着,整天忙着进步、发展、竞争,努力地工作着、经营着人际关系,害怕不这样做就要落后,就会被淘汰。很多急切地希望有所成就的人,在工作上都出现了精力透支,情感透支。厚厚的人格面具戴在脸上,工作时顾不得自己的内心感受,回家自然就渴望获得更多的放松。这样,人的状态就出现了分裂,心理失去弹性。
很多人在单位忙碌了一天后,已经没有力气在下班后继续扮演好家庭的角色,所以常会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松懈下来。有的人回家后不爱说话,坐在电视、电脑前放松;也有的人,回家很爱发脾气,实际上是将白天压抑的情绪释放。白天对于客户、同事过分宽容、耐心,晚上一遇见不顺心的事就再也忍不住了。而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与家人、亲友的关系,家庭关系不好自然更不利于我们去面对更多的工作压力,如此坏情绪就会恶性循环,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工作中也应该理性地释放情绪
人们渴望优秀和成功,很多时候会强迫自己做些认为“对”的事,看似目标明确,其实是在很盲目地追逐中迷失自我。所以,一个人应该首先明确,努力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不强迫成功,多些顺其自然。
其次,要学会更真实地活着,扮演多种角色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职场中,应该学会理性地释放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你是一个员工,你应该对客户微笑,但如果客户对你不尊重时,你也不需要卑躬屈膝。
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坏情绪,如抑郁、焦虑等,要认识到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也是必然要出现的,对它不能忽视,更不能压抑,而是要疏导。下班后,沉默或是深藏并不是最理想的释放方法,相比之下向朋友诉说可以让你的内心变得更加轻松,给你的心灵‘减负’,多些爱好和兴趣,可以非常好地缓解你的压力,转移你的注意力,让你感受到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比“成功”更能让你感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