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农历: ,欢迎您登录雨后彩虹·徐州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心首页 心理
治疗
抑郁 强迫 人格障碍
恐惧 癔症 性 障 碍
疑病 焦虑 精神分裂
心理
咨询
人际 爱情 婚姻
两性 老人 学生
职场 成长 成瘾
心理
资料
 心理案例   心理图片   诊断标准
 减压音乐   心理视频   咨询理论
 心理常识   心理辞典   心理测量
心理
互动
 心理论坛
 你问我答
 心理博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上预约   你问我答
预约流程   反馈通道
   
咨询须知 中心简介
了解咨询 咨询效果
治疗方法 保密原则

诊断标准
CCDM-3
DSM-IV
ICD-10

心理图片
趣味图片 错觉图片
两可图片 投射图片
心理活动 图片综合

心理测量
人际测量 性格测量
职业测量 爱情测量
趣味测量 健康测量
专业测量 智商测量
家庭婚姻 亲子关系

心理辞典
·心理IN词:跳槽惯性
·克莱因:儿童的“内在客体世..
·人格心理学经典语录
·人性效能历程模式
·多世代家庭治疗
心理案例
青少年心理 爱情困惑
婚姻家庭 职场心理
人际交往 考试心理
两性心理 心理黑洞

心理常识
心理百态 心理文摘
心理分析 心理人物
心理释梦 心理生活

咨询理论
精神分析 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家庭治疗
人本主义 存在主义
催眠疗法 意象对话
绘画疗法 沙盘疗法
NLP疗法 其他综合

[歌曲] 大悲咒
[歌曲] 晨曲10
[歌曲] 天籁
[歌曲] 佛教音乐
[歌曲] 呢喃3
·精选--爆笑20篇
·网络雷人脑筋急转弯
·炎热夏天的清凉爆笑语录
·经典男女爆笑搞怪顺口溜
·精神病幽默
咨询导航
多动症 自闭症
品行障碍 学习困难
交往障碍 分离焦虑
亲子关系 网络成瘾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咨询>>成长>>性格塑造

让孩子学习宽以待人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11-12-29 23:49:15    浏览次数: 5068

   故事一:宽容就是卸下心中的石头   


一次,老师问小朋友:“你们有讨厌的人吗?”小朋友们有的不吱声,有的点点头。接着,老师发给班级每个孩子一个纸袋,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你们把你所讨厌的人的名字写在一个纸条上,也可以用符号代替。每天放学之后,请大家到路边找一些石头,回去把这些写着名字的纸条贴到石头上。把你非常讨厌的人的名字,贴在大一点的石头上;一般讨厌的,贴在小一点的石头上。每天,你都把‘讨厌的人’放进这个袋子里,带到学校里来。”   

小朋友们听了,感到很有趣,放学后,他们都抢着到处去找石头。第二天一早,孩子们都带着装了石头的袋子来到学校,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讨论……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有些小朋友袋子里的石头越装越多,他们自己几乎都快提不动了。   

“老师,拎着这些石头来学校好累啊!我都快累死了!”小朋友们开始有一些抱怨。老师笑了笑,对孩子们说:

“那就放下这些石头吧,以后也不要往里面放石头了!”   

小朋友们都很诧异,为什么不搜集了呢?   

“孩子们,讨厌一个人,就等于在你的心头加了一块石头。你讨厌的人越多,你也就越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恕别人,不要把小事儿记在心上……”。   

相信多年以后,这些孩子都能记得那个故事,都能记得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相信孩子曾对你说过,自己不喜欢谁之类的抱怨,对此你是怎样对孩子说的?   

宽容是一帖健康的良药,宽容是一种美德。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只有大方地看待别人的错误,才能原谅别人。如果一直保持生气的状态,对自己的心理也是个负担。   

故事二:我再不喜欢她了   

苏珊·特萝芬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名叫南希。虽然她们俩都只有9岁,可她们从认识到现在已经七年了,自从南希搬到达而特福郡之后,她们就整天在一起玩,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苏珊回到家,突然大声地对家人宣布:“我再也不喜欢南希了,我不想和她玩。”妈妈开始以为她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本来嘛,小孩子在一起吵吵闹闹就是很平常的事。可一连几天,苏珊妈妈都没见到苏珊跟南希玩,也没有听到苏珊提到南希。妈妈感到事情有些严重,有一天趁休息时,妈妈问苏珊:“南希呢?你和她怎么了?”   

苏珊很生气地讲了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原来,学校举办绘画比赛,老师建议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交上来在学校里展出。苏珊和南希都想参加这次比赛,她们一起画了画,说好第二天一起交上去。可到了第二天,南希却将自己的作品先交给了老师,没有通知苏珊一起交。于是,苏珊就生气了,认为南希说话不算数,不想和她做朋友了。   

妈妈听完之后就乐了,她还以为苏珊和南希之间发生了多么大的冲突呢!不就是南希没有按约定,与苏珊一起将画交上去,自己却先交给老师这么一点儿事吗?可苏珊却将此看作非常严重的错误!   

妈妈问苏珊:“你有没有问一问南希,为什么她自己先交了呢?”   

苏珊说:“她没跟我说,我也没问她,总之她就是先交了!”   

妈妈又接着问苏珊:“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或原因呢?比如老师看到了南希的画,让她现在就交上来,或者同学们催促她交画?”   

苏珊说:“我没想过。再怎样,她也应该先告诉我!”   

妈妈又问:“你们谁先到的学校?你不在,她怎么告诉你呀?”   

苏珊这回不吱声了。   

妈妈接着问道:“在你的心目中,南希是一个说话不守信用的人吗?以前有这种事情发生吗?”   

苏珊回答说:“没有。”   

于是,妈妈说:“那你为什么不问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即使这次是南希做错了,作为好朋友,你为什么不可以原谅她一次呢?”   

几天以后,南希和苏珊又高高兴兴地在一起玩了。   

孩子们在与别人交往时,由于判断分析能力有限,他们很容易觉得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错的。当别人有一点点错误时,他们便不愿意相互原谅。   

作为孩子的父母和第一任导师,家长应想方设法地帮助孩子学会待人处事的正确方法。告诉孩子,多给别人一点宽容,也就等于多给了自己一点欢笑。   

故事三:有两个结尾的故事   

小斯坦因在学校和其他小朋友打架,老师让斯坦因的妈妈提前把他接回家。原来午休时,隔壁的小巴特把腿翘得高高的,一不小心踢到了斯坦因,斯坦因被吵醒了,心里很不高兴,便踢了巴特几脚。两个小家伙就这样你踢来,我踢去,终于酿成了一场“战争”,斯坦因还受了点小伤。   

回到家,妈妈给斯坦因处理好伤口后,像往常一样给斯坦因讲故事。她并没有特别地去提这件事,毕竟这对于斯坦因来说是不高兴的事,她不想打扰斯坦因原本就低落的情绪。   

今天,妈妈讲的是“两只老猫”的故事。   

故事里说,有两只老猫是邻居,平时非常友好。但有一天,其中那只白猫抓老鼠的时候,不小心把另一只老猫也就是黑猫家的窗户给抓坏了。   

讲到这里,妈妈停下来告诉斯坦因,这个故事有两个结局:“一个是,黑猫怒不可遏,找到白猫打了起来,最后,两只老猫都成了秃毛老猫,两败俱伤。”   

“第二个结局呢?”斯坦因问。   

“第二个结局是,当黑猫发现自己家的窗户破了并没有发脾气,她想,白猫可能是不小心吧,说不定,窗户被白猫抓破了,她的手掌也受伤了。白猫却想,真对不起,把黑猫家的窗户给弄坏了。两只老猫互相关心,它们一起合作,抓到了很多老鼠,生活得十分幸福。”   

故事讲完了,妈妈对斯坦因说:“你看,同样一件事,却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斯坦因点了点头……   

孩子在交往中,很容易和别的小朋友发生摩擦,因为在家庭中,所有的人几乎都是让着孩子的。所以,孩子很少有机会感受自己也要“让着”别人。   

磕磕碰碰不可避免,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避免冲突,和他人进行正确的交往呢?一条重要的法则就是应该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不要去计较,要学会“容人之过”。   

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机会,给孩子渗透宽容的思想,也可以像斯坦因的妈妈一样,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
 

 
上一篇: 用心呵护孩子的上进心
下一篇: 小事加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CopyRight©2011  www.urainbow.net 雨后彩虹·徐州心理咨询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13952199456 0516-83729595 地址:徐州和平路57号,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校区4号楼123室  ICP备案号:苏ICP备11056161号
乘车路线:2路、11路、11附、50路、8路、49路、64路、56路、70路、606路、608路师大北门站下
通用网址:徐州心理咨询徐州心理咨询中心徐州心理医生
本站文字、图片、教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232号